衡水河西街酿酒世家杜氏三杰的抗日故事

15-09-01     浏览:537次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万千同胞纷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战火中去。衡水县城河西街的杜氏家族,也涌现出了三位爱国抗日义士——杜濂、杜华和杜民三兄妹。杜氏家族因经营恒盛酒坊而家境殷实,1915年还曾被易名“直隶高粱酒”,代表直隶官方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金奖。

  杜濂,原名杜锡璞,1919年5月生,自幼聪慧好学,成绩优异。在校读书期间,就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民族先锋队。1937年5月,杜濂受衡水县党组织的创建人张海峰的委派,以抗日优秀青年身份,参加了直南特委筹办的“民族解放先锋队训练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训练班”提前结业,杜濂回到家乡,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

  日军入侵衡水县城后,国民党县长弃城南逃。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杜濂的父亲杜立田对国民党军队的不抵抗行为憎恨不已,经常对三兄妹灌输抗日思想。在父亲的熏陶下,杜濂参加了八路军,并慷慨解囊资助抗日活动,参军后第二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19岁的杜濂秘密进入国民党邵北武部训导处(政治部)工作。1940年春,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秘密来到衡水,在深县一带开展对敌斗争。杜濂等与回民支队携手作战,在康庄联合歼灭了日军尚田部队,击毙了尚田大佐;同年7月,他们在贡家台一带共同伏击了日伪军的骚扰。杜濂担任冀南军区5分区独立2团副团长后,在衡水城关河西的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共击毙、击伤、俘获敌人300余名,河西街和问津街解放。1945年,杜濂率部参加了解放衡水县城的战役。在冀南第五军分区兄弟团的支持与配合下,当年12月14日,衡水县城解放。杜濂又奔赴山东,参加了解放德州的战役。之后,杜濂随刘邓大军南下,曾任桐柏军区随北剿匪指挥部指挥长,参加了解放随县的战役,并屡立战功。

  在杜濂的影响带动下,其弟杜民、妹杜华也先后投身抗战。杜民(锡璘)加入了衡水县文化界抗日救国会(简称“文救会”),并担任副会长。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同日军及国民党顽固派斗争,还为前线抗战组织募捐、慰劳等活动;杜华(锡珍)则加入了衡水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在上级妇委与村党支部领导下,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团结带领妇女姐妹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战时支前,平时生产,成为“红色娘子军”的骨干力量。杜氏三兄妹一同抗日,在衡水县城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受到了县抗日政府的表彰。先后两次在他们家的大门上,挂上了“光荣抗属”的红牌,三兄妹也因此被誉为酿酒世家的“杜氏三杰”。

  在三兄妹的影响带动下,他们的姐夫赵明也参加了“抗日锄奸团”,后又担任抗日县政府的秘书;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他们的叔父杜匍田将31亩良田捐献给了县抗日政府;杜民的妻子张娟是“妇救会”成员,        后任中共衡水县委办公室主任;杜华的丈夫何一岭,也是县委武装部成员。河西街杜氏家族成为名符其实的抗日模范家庭。

  抚今追昔,沧桑巨变。酒酿陈香犹在,英雄的故事亦将永世长存。


往期回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