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整促酿酒业转型发展

15-09-01     浏览:934次

  2010—2014年,我国酿酒行业经历了市场竞争的历练、结构调整的阵痛。酿酒业5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趋势?4月28—29日,中国酒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就此做了深度解读与分析。

  五年发展情况

  从2010年到2014年,酿酒产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更加丰富,社会效益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各项数据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末,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0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17家),行业总资产9000.25亿元,比2010年增长84.70%;全年完成酿酒总产量7528.27万千升(其中发酵酒精产量984.28万千升,饮料酒产量6543.99万千升),比2010年增长15.82%;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778.05亿元,增长90.20%;实现利润总额976.17亿元,增长101.16%;上缴税金830.81亿元,增长65.15%。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以来,酿酒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打造特色经济区域集群,以及市场并购等手段有力地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据不完全统计,白酒行业已经初步建设9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啤酒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592家下降到2014年的480家;发酵酒精行业经过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充分自由化的市场竞争机制,综合产能大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198家下降到144家。

  从全产业来看,资产规模在4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3亿元以上、员工数量在2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43家增加到2014年的108家,占全产业的比重由1.45%上升到4.15%。企业集团化、规模化逐步形成。这些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壮大,引领和规范了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榜样和中坚。

  产品结构更加丰富  2010年以来,随着市场消费环境的不断变化,酿酒行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产品品类更加丰富。品质稳定的优良白酒得到市场认可,低度白酒有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啤酒产品向不同口味、多品种方向发展,具有独特口感的微酿啤酒蓬勃兴起;干型佐餐葡萄酒生产跻身世界葡萄酒行列,白葡萄酒比例逐年增加,甜型、半甜型和起泡葡萄酒全面更新升级,市场呈现多样化格局;黄酒行业紧紧围绕健康、绿色的理念,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同时,我国作为产能和消费规模居世界第三位的酒精工业大国,逐步实现以多元化原料生产变性燃料乙醇产品,在大力发展非粮乙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品牌建设成果凸显  据统计,2014年中国酿酒行业品牌价值合计7605.11亿元,比2010年的2785.6亿元高出4819.51亿元,增长幅度173%,在世界酒业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长期以来,酿酒行业致力于提升中国酒业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了酒类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计单位、装备制造企业的结合,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装备转型升级试点等工作,提升了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啤酒、葡萄酒技术已达到世界主要生产国水平;白酒、黄酒装备升级换代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十二五”期间,酿酒行业积极构建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挖掘、梳理、传承、创新和弘扬,揭示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价值,提升酿酒行业和酒类产品的社会认知。

  人才培育形成体系  自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行业培训和资质鉴定了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有6名选手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8名选手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80人(次)获得中国酒业协会和全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颁发的“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低碳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粗具雏形  随着以“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的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执行,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利润的年代已经过去,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我国酒类产业总体发展呈现出迅速蜕变的特征,同时与相关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提高,上下游企业结合更加紧密;创新技术在酿酒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做好“三废”利用工作,将废糟液制成饲料,废水再利用,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模式,科学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模式,实现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可以说,酿酒产业低碳、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粗具雏形。

  存在问题

  2010至2014这5年间,酿酒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2年以前,产业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之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行业结束了以往超高速增长态势,进入到理性调整发展期。与此同时,近十年的增长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也在这个阶段集中显现出来。

  政策性限制削弱市场调节能力  我国酿酒产业发展政策环境长期以来不甚乐观,尤其是白酒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几个版本中一直被列为限制发展类行业,对白酒生产企业在项目立项、土地供给、技改扩能、许可证办理、环境评价、税收、贷款等许多方面都严格限制,直接导致了白酒产业优化受到制约,影响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监管体制及制度不完善弱化行业管理作用  从市场准入看,目前涉及酒类生产流通的主要法律是《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虽然针对酒类流通和食品安全问题,商务部先后颁发了《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等部门规章,但大多属于推荐性标准,强制力相对较弱。全国有十余个省市区出台了地方性酒类管理法规,但各地立法缺乏统一衔接。随着酒类市场消费形势的不断变化,十分缺乏适应酒类生产流通特点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标准方面,现行的涉及酒类产品、标识、原料及贮存、运输等国家标准数十个,但主要集中在产品标准,对于检测、流通等方面的标准较少。

  立法和标准的滞后,导致对酒类商品的监管存在困难,对大量作坊式制假贩假者很难起到有效管理。

  行业超速增长形成产能过剩隐患  由于酿酒行业特别是传统白酒行业技术和资本门槛低,酒类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及境内外产业和金融资本的追逐下,产能不断扩大。据统计,2010—2012的3年间,白酒行业资产总额增长70%,而啤酒行业仅2012年新增产能就达到了443万千升,葡萄酒行业也进入热衷推广葡萄园基地建设时期,却忽略了葡萄苗木品种的适应性。同时,各类资本还大量进入酒类流通领域和证券市场,造成酒业销售市场的虚假繁荣。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行业产能的过快增长。

  如此大规模资本增长、规模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和供需矛盾在宏观经济调整等多重外部环境变化下,集中释放出来,必然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滑。

  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经过一系列的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的自然调节,支撑酒类市场曾经高增长的条件和结构已经发生变化,随着需求回落、利润降低,酿酒产业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始新一轮洗牌。

  首先,我国各地酒类生产企业数量众多,难以准确统计,产业集中度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以白酒行业为例,行业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行业门槛过低、产业规模过于松散的现象。过去行业高速发展期间,大、中、小型企业发展空间都较为宽松,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但进入行业调整期后,企业间形成挤压式发展趋势,大型白酒生产企业在资金、规模、品牌上的优势逐渐体现,白酒行业集中度有望出现上升的势头。

  其次,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将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日前联合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相比2011年的版本,这份目录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取消了名优白酒和黄酒的外商投资限制。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一些优势的产业资本、投资资本、外商资本可以进入白酒企业。短期来看对产业的影响不会很大,长期来看,在利润率降低的情况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强,外部资本将有机会参与到白酒产业的整合调整中。

  今年还是我国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家提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部分企业已经开启了自我改革和调整,开创了优秀经销商入股厂商的模式,筑造新型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产品结构转变仍需完善  长期以来,酒类市场消费为“倒金字塔”型的需求结构,从而使得酒类生产企业追逐高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引发了产品结构的失衡。现行的行业税收政策也加剧了这一现象。以白酒为例,目前我国对白酒产品实施较高的从价税,同时采取每500克征收0.5元的从量税,造成了低价位白酒的税负相对增大,间接导致大型酒企产品结构日趋高端化,一些低端酒品牌一度在市场上消失。

  2012年度中央规范“三公”消费,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等措施出台以来,酒类市场销售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2013年白酒、葡萄酒行业各项指标增速出现下滑,葡萄酒行业甚至全年负增长20%;进入到2014年,酿酒行业产量、销售增速继续下滑,利润出现负增长,全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王延才指出,这是酿酒产业没有完全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产品结构调整不到位的表现。今后,酒类要回归大众消费本质,要找准自身产品定位,进行消费市场细分,摸清消费者偏好,顺应需求调整口感、风格、内在品质,充分显现个性化。在逐步抛弃“团购”、“政商”消费模式后,酒产品的“个人消费时代”即将来临,酒类产品将逐渐回归日常快消品的本质。

  从这些情况来看,产业增速放缓,利润空间压缩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厂商重视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重视产品品牌的辨识度和信誉度。高端产品要寻找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环境;中端产品的竞争局面将日益激烈,要树立品牌特性,坚持品质保证;低端产品要注重挖掘和积累忠实消费群体,逐步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产品结构。

  业态革新势在必行  酒类业态的调整势在必行。一方面是连锁经营模式将发生突破,另一方面是新型流通业态将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拥有全新的销售网络和运营模式,代表了新的业态革命,事实上,“互联网+”的形式已经与酒产业磨合了一段时期,只是酒产品的特有属性,如包装、物流、随机消费的模式和传统销售方式、定价体系,尚不能与互联网完美契合,电子商务目前还未成为酿酒产业一条稳定、重要的销售渠道。据统计,2014年酒类互联网销售额仅占中国酒类产品销售额的1.04%。

  “互联网+”对酒业带来的思维模式转变比销售本身更有意义。互联网已经成为树立品牌形象和传播的关键渠道,是提升消费服务和精确消费人群的重要平台,通过互联网采集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反馈,将极大的辅助、改变传统的业态模式。

  2015年发展趋势

  2015年前两个月,酿酒产业开局良好,利税恢复正增长,为全年打下良好的开端,但如同宏观经济一样,酿酒产业仍然处于困难与挑战相交织的阶段。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酒类产业已经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行业将呈现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深度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趋缓,价格体系下沉,市场回归理性的态势。

  面对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认识:

  保持坚定的信心  首先,酿酒业需继续保持信心。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期,通过全行业的努力,今年伊始已经能看到些许成绩,但全行业的压力仍然凸显,此时更要有信心,坚守品质,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产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坚持酒类产品的社会地位和基本属性。

  提升技术水平,进行产业再升级  酿酒产业的技术升级,尤其是白酒、黄酒行业的技术改造,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整个食品工业相比,我国白酒行业工艺技术装备严重落后。

  近年来,全行业已经开始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生产环境、食品安全要求更加严格等局面,传统白酒、黄酒改变生产方式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改造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和机械化道路已势在必行。中国酒业协会先后开展了“中国白酒169计划”、“中国白酒158计划”和“3C计划”,就是希望在能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农业深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动产业进步。

  弘扬传承酒文化,塑造酒业“新文化”  我国的酒文化水平与公众认知明显不对等。社会认识大多局限于名酒品牌、饮酒风俗等,而对于酒的历史源头、酿造工艺、品鉴方式、健康饮酒等知之甚少。同时,酒类产品的文化几乎千篇一律,不外乎历史、原料、地域、健康,体现不出产品自身特有的文化气息。

  如何实现中国酒业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是顺时而为,要符合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让酒文化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体验;其次是顺势而变,即产品风味、饮酒方式的转变;第三是广接地气,重塑酒业与公众的关系,让消费者感受到酒业公众形象的转变。

  加强自律,树立产业健康形象  酿酒产业的发展已经与社会公众密不可分,注重和践行社会责任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全行业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才会取得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报记者  章玉  高泓娟


往期回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