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鼓傩舞——最具高原特色的民俗文化

15-11-28     浏览:664次

     舞仪是以舞蹈形式进行的宗教仪式,它发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巫舞,也就是为祀神而跳的舞蹈,即傩舞。傩的历史很早,《论语·乡党》篇,就有“乡人傩”记载,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戚等兵器,表现驱疫捉鬼等内容。个别地方已发展成戏剧形式,叫“傩戏”,如藏戏中就有它。一般情况下,它只是一种舞蹈形式。师公唱祷词,动作有立定式、走动式和舞蹈式。其中舞蹈是最突出的。伴随着神曲的演唱节奏,特别是扇鼓的敲击,师公们或走成直线,或围成圆圈,或前后错动,变幻着队形,翩翩起舞,跳跃腾挪,舞动着扇鼓,一展舞姿,那动作异常矫健奔放,表现了高原人民豪放浪漫的性格,特别是当舞者边舞边甩摆头时(用麻扎成的二、三尺的发辫),气氛更加热烈,场上掌声雷动。这点多少保留着原始巫舞的影子。
  这种傩舞的动作编排,很受当地吐蕃土风舞“踏歌”的影响。据文献记载“女好踏歌,每逢月夜群聚,握手顿足,操胡音为乐”。(岷峨山人《译语》)。这种土风舞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000年前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三组五人舞蹈彩陶纹盆”及郭家店出土的“两组十人舞蹈彩陶盆”。又据《宋史·吐蕃传》记载,“吐蕃人不知医药,疾病招巫祝之,焚柴声鼓,谓之逐鬼”。这种傩舞的民间文艺形式,正体现出高原的特色,高原的风格。
  作为傩舞,还应有假面具。可是这个假面舞蹈,只有佛教寺院载护神的法事活动中,保存了下来。其形象有牛头、马面、鹿头、武神、菩萨等。正如《岷州卫志》记载的:“藏俗重佛,佛寺必有护神,或牛首蓝身,状貌狞恶”,“护神祀期,以僧扮作神,戴寓牛头,着蓝袍,侈袖,以舞庭中。”一般的师公跳神中很难看到,现在只有“打黑神”的舞蹈中有一些存留,即前面提到的“染面”化妆。黑神过去用锅灰抹脸,现在多用蓝、白、红、黑几种油彩打脸,以蓝黑色为主,口中装有能活动的长獠牙,形象威严狞恶。跳神时,装黑神的师公,边跳边舞,边把油彩向年轻妇女、小孩脸上抹去。女性爱美,怕抹上后引起人们的讪笑,躲进人群;而有些大人抱着小孩,专门让抹一下,讨个吉祥。观众为这戏谑的场面,爆发出阵阵笑声。去掉假面,代以抹脸,我想这是跳神仪式逐渐简化的结果,只能说是古代假面傩舞的遗存。
   在高原这一独特环境下,孕育产生的扇鼓傩舞仪式,它历史久远,受多种宗教的影响,形式独特,具有原始性、祭祀性、民间性、娱乐性的特点,是高原民族宗教信仰观念、生活习俗、生活风格的反映,也是当地民间艺术(神话传说、民歌创作、音乐舞蹈、化妆服饰、剪纸等)的集中体现,表现了高原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有重要的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往期回顾
返回顶部